叮當快藥“醫藥+互聯網”模式助推健康中國建設
來源:新華社
【推廣】繼在十八屆五中全會上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健康中國”戰略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得到強調。同時,國務院剛剛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也對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可以預見的是,國家政策層面上不斷釋放信號,將推動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而近年來互聯網行業的崛起,也帶來了與健康產業融合的趨勢,形成強大助推力,給健康中國的建設帶來積極意義。
健康中國戰略帶來的機遇
健康中國在去年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不斷被提及,預示著國家的高度重視,而在今年兩會中,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有關領導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國家層面正在積極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規劃綱要的編制,同時也在進行“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和深化醫改規劃的編制,通過“一綱要兩規劃”的編制,確定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總目標。
由此可見,健康產業受到高度關注。“健康中國戰略將給醫療健康產業行業內外帶來無限機遇。”在2016博鰲健康論壇中,國家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認為,在國家放寬市場準入,鼓勵社會資本、境外資本依法依規以多種形式投資健康服務業,加快落實對社會辦醫療機構在社保定點、專科建設等方面同等對待等政策鼓勵下,健康服務業將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業內人士分析,“十三五”期間圍繞大健康、大衛生和大醫學的醫療健康產業有望突破10萬億元市場規模。
“醫藥+互聯網”創新發展增添助力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醫療健康產業高速發展的時期,也是健康產業創新發展難得的機遇。有互聯網巨頭表示,未來會超過他的人將出自大健康行業。可見,隨著社會老齡化發展,醫養結合等產業的深度融合,也將從根本上改變現有的健康服務格局。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近年來互聯網行業發展迅猛,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給不少傳統產業帶來了劇變,若能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則意味著走在了行業的風口,迎來騰飛的良機。
其中,醫藥行業也開始改變以往的傳統模式,開始積極擁抱互聯網,“醫藥+互聯網”創新發展的模式開始興起,眾多送藥APP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因此,2015年也被稱為是醫藥O2O的元年。
在這些醫藥O2O企業當中,叮當快藥的快速崛起備受矚目。據悉,叮當快藥自2015年2月6日正式上線以來,依靠其核心區域28分鐘免費送到家的服務理念,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26個城市中遍地開花,確立了600余家線下合作藥店。通過其覆蓋范圍之廣,迅速取得了超過500萬的用戶,并且日訂單量超40000。
可以說,叮當快藥這樣的“醫藥+互聯網”創新模式,正在悄然改變著國人的健康常態,人們在不知不覺中,習慣于通過手機APP來完成購藥,享受在家坐等送藥上門的服務。如同餐飲、出行等行業的深化發展一樣,醫藥行業也不會僅僅滿足于“跑腿”業務,未來將
會基于此,逐步向高附加值服務延伸。
相信經過新一輪的市場培育,用戶將會通過互聯網完成從問診到用藥到健康管理的一整套大健康需求的變現,這也是“醫藥+互聯網”為健康中國的建設,增添的助力。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釋放市場動力
在剛剛閉幕的兩會中,對醫療行業的熱議顯示,如何從供給側展開醫養結合服務業改革,是國家、地方政府、社區、企業以及每一個人無法回避的重大現實問題。
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擴大有效供給,以用戶為中心,降低成本,敢于創新,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同時,這也要求政府進一步簡政放權,落實放管結合的優質服務改革。自“互聯網+”提出以來,傳統醫藥產業與互聯網產業相互滲透加速,市場資源要素不斷優化重組,改革紅利不斷釋放。
實際上,由于健康行業有其特殊性,像叮當快藥這樣有傳統藥企仁和集團資源支持的“掌握傳統資源的互聯網企業”,無疑擁有行業優勢。據了解,2015年,仁和集團全面進軍“互聯網+”,開啟大健康產業鏈新格局,并完整構建并完善了M2F+B2B+ O2O叮當大健康生態圈。
正是有了叮當大健康生態圈,叮當快藥得以借助資源整合的力量,通過集體采購降低生產成本,通過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從而在終端讓利,不僅與實體藥店形成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還為用戶
帶來核心區域28分鐘免費送到家的服務。同時,借助叮當快藥的用戶大數據,也能反向指導工業生產出適銷對路的商品,形成良性循環。
國家完成健康中國的建設需要借助市場的力量,而市場的動力也需要政策層面的開放提供,從而推動發展,讓廣大群眾受益。當今中國走過了快速發展的道路,正在謀求深化改革,讓百姓過上更有質量的生活,這也給相關行業帶來了機遇,能否實現創新發展還需要提高自身水平,并為之努力。